自从预审审查通道出现以来,利用预审实现专利快速审查的申请人越来越多,在代理工作中,也会发现预审专利数量明显上涨,同时预审的审查标准也越来越完善和稳定。
预审合格后,对于专利申请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简单的来说就是两个,也是申请人很是关注的两个点:
第一,更快获得授权:预审的发明专利3-5个月就能授权;
第二,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授权率:根据不完全统计,预审专利的授权率可能达80%。
那不合格的后果是什么?可能是该技术方案以及类似的技术方案再也不能通过预审通道提交。因此,提交预审审查的案件,合格与否真的很重要。
但是,告诉大家,预审合格,真的没那么难!前期的准备工作很关键。本文分享三点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更有效率的使用预审通道。
一、确认分类号
显然,分类号是各个预审中心决定是否能够享有预审资格的最低门槛。如果专利所属分类号和准备提交的保护中心能够受理的分类号不符,那么结果可能有两种:不予受理、预审不通过。无论哪一种,对于该专利来说都会造成打击。所以,首先要保证交对预审中心。
那么,我们在准备提交预审时:
第一步,先确定我们自己的技术方案的分类号。具体如何确定呢?可以参考:
1.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
即依据自己对IPC分类号的了解,把自己的方案定位到相应分类号。这一点对于代理人来说容易判断,但如果是非职业代理人,可能要求高了些,会存在一定困难。不要紧,我们还有下面两种简单方式。
2.检索类似专利,参考已经公开专利的分类号。
这个方法简单好用,比如说,我们的技术方案的主题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那只需要找任意一个专利检索网站(免费专利检索网站的优缺点分析),检索“高血压”和“中药组合物”就可以,那么其他的治疗高血压组合物的专利中,在IPC分类号部分第一个出现的分类号,一般就是我们待申请专利的分类号了。
这个方法对检索的要求也不高,只需要简单的对主题进行检索,就完全可以实现。
3.寻求代理机构的帮助。
代理机构通常有丰富的经验以及专业的预审评估人员,如果还是拿不准,那么直接咨询合作的代理机构就好了。
第二步,确认我们准备提交的预审中心能够受理的分类号。
如果不咨询代理机构,可以自己查找相关信息确定。
1.精金石公众号查询
进入精金石公众号——“发消息”——底部导航栏“预审检索”,即可进入页面搜索分类号。
2.精金石官网查询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官网中开放了预审查询免费工具,可以直接免费查询各个地区预审中心能够受理的分类号,以及某分类号是否属于某地区保护中心的受理范围(官网主页→信息资讯→分类号查询)。
第三步,判断技术方案的分类号和预审中心能够受理的分类号能够对应即可。如果不能对应,则考虑其他保护中心或者尝试其他加快审查通道,如优先审查通道。
二、合理选择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与普通审查不同的是,预审时间短、效率高。我们通常无法像实质审查阶段那样,通过多次答复去获取能够授权的保护范围(预审的答复期限通常只有1天)。那么,要在短时间内要明确说清本技术方案的发明点,最好的选择就是在独立权利要求中体现,而不是隐藏在不容易发现的地方。
所以,对于预审文本,采用“直接点”的方式,比“迂回式”更好!
根据自己技术方案的发明点(改进点),选取并适当写入独立权利要求(如权利要求1中),有助于审查员老师更加快速的理解到发明点、也避免多次修改,导致时间紧张或短时间内未充分陈述清楚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而不予通过。
举例来说,在预审的申请文件中,加入配比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那么:
我们更建议的权利要求1:
一种组合物,包括A、B和C,A、B和C的质量比为1-10:1-10:1-10。
我们不建议的权利要求1:
一种组合物,包括A、B和C。
然后把配比放置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三、格式问题
尽管这里列在第三条,但这绝对是十分重要的一条。
预审案件,即便分类号正确且具备了充足的创造性,也完全可能因为形式上的问题太多(不限于错别字、标点符号的缺失),导致预审不合格!这样的不合格就不提多可惜了。
对于预审案件,格式的检查是尤为重要的。
常见的格式问题:
所以,预审案件,要以更严格的审视标准来对待,预审的合格与否一定是可控的。
一方面,我们要以专业的水平对新创性给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拿出语文考试阅卷的要求来检查文本内容。那么,相信在各位执笔人细心、专业的文本撰写习惯下,预审会更加顺利,为大众提供更高的价值。
更多交流,欢迎关注公众号
加好友进群邀请
获取课程、直播、学习资料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