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金石资讯 > 资讯详情

2020-2022年中国医药专利无效宣告数据背后:如何化解侵权风

发布时间:2023-11-06 来源:精金石知识产权 阅读量:127

当企业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排查到存在侵权风险的专利时,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化解风险:

(1)规避设计;

(2)与专利权人协商获得许可权;

(3)购买该专利;

(4)通过企业并购获得该专利的专利权;

(5)发起专利挑战,即专利无效。


当然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化解这一风险,还需根据企业发展规模、项目研发进度、产品潜在市场、专利权稳定性等种种因素。 

本文主要基于近三年医药领域不同主题无效宣告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在评估专利无效可行性时提供参考。

选取分类号为A61K、A61P、C07及无效宣告决定日在2020至2022年间的专利,去除农药、除草、化工、中药提取等噪音,共获取涉及晶型、化合物、组合物、用途四类化药主题171件专利。

下面从专利无效数量变化趋势、无效决定类型及占比、无效宣告专利人排名、无效请求人排名等维度进行分析。

01

专利无效宣告数量变化趋势

图1

根据对不同年份专利无效数量统计(图1)可以看出,2021年相比2020年有明显增长,2022年和2021年相比虽有增长,但总体增长数量有限,仅为个位数。从不同主题发生专利无效的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看,并未呈现出明显规律性的递增趋势。

我国的专利链接制度自2021年6月实施,至2022年底实施一年半时间。上述专利无效数量无明显增长不知是否与链接制度实施后专利纠纷经行政裁决等其它方式解决有关。

02不同主题专利无效结果统计情况

图2

针对不同主题专利无效宣告数量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发生无效的专利数量组合物最多69件,占所有无效数量数量的近一半,为46%。其次为晶型(32件,22%)、用途(24件,16%)、化合物(24件,16%)。

对于不同主题无效决定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组合物、晶型、用途三类主题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的数量均大于等于50%。其中组合物相对最为容易,全部无效的专利占比超过60%。化合物专利全部无效的难度较大,全部无效的专利占比仅为33%,约三分之一。

晶型专利和组合物专利维持专利权全部有效的难度较大,仅为28%,而用途专利和化合物专利维持专利权全部有效的比例基本相当。

和其它主题不同的是,用途专利发起无效的结论要么维持专利权有效、要么专利权全部无效,当然这与用途专利的权利要求布局方式有关。

03无效宣告专利权人排名

图3

根据被无效专利的专利权人排名可以看出,被无效的专利仍以国外大型制药公司如诺华、阿斯利康等为主。

04无效宣告请求人排名

图4

排名靠前的无效宣告请求人正大天晴数量最多,总计达到20多次(南京正大天晴和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总和),其次为石药、齐鲁、南京华讯、四川国为等。

【 小  结 】

01结合上述针对专利无效宣告数据不同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

针对化药,尤其是晶型、组合物、用途专利全部无效的可能性较大,可将专利挑战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单独或与规避设计、许可等相结合的方式化解企业在研发生产过程中的专利侵权风险。

02在我国最新实施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框架下,医药领域的专利纠纷从发现到解决等程序均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企业可充分利用该制度,及时关注相关领域原研企业及竞争对手在公开平台(如中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平台)上公开的专利信息,尽早规避专利风险。

更多交流,欢迎关注公众号

加好友进群邀请

获取课程、直播、学习资料

精金石二维码.jpg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010-8200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