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是设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每一个权利要求都是一个技术方案,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由技术特征组成,权利要求书应当记载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
也就是说,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内容体现的是技术方案所能保护的范围大小。
但是,在专利提交伊始,明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比较宽,为什么经过中间修改后的授权文本,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明显缩水?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关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缩水的这回事。
案例一:具有防治手足口病的药物组合物
申请文本的权利要求1-4 |
1、一种具有防治手足口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A、B、C、D和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包括:(1-3)份A、(1-3)份B、(1-3)份C、(5-10)份D和(5-10)份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分:F、G和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包括:(1-3)份A、(1-3)份B、(1-3)份C、(5-10)份D、(5-10)份E、(4-8)份F、(4-8)份G和(4-8)份H。 |
授权文本中的权利要求1 |
1、一种具有防治手足口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1-3)份A、(1-3)份B、(1-3)份C、(5-10)份D、(5-10)份E、(4-8)份F、(4-8)份G和(4-8)份H。 |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案例一甚至连原权利要求4的范围都没拿到,还进一步修改为封闭式权利要求才拿到授权。
案例二:一种药物干混悬剂
申请文本的权利要求1 |
1、一种药物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配比,包括组分:1.6%-4.0%药物成分、94.8%-97.5%辅料A、0.17%-0.65%辅料B和0.27%-2.17%辅料C。 |
授权文本的权利要求1 |
1、一种药物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组成:2.57%药物成分、96.52%辅料A、0.32%辅料B和0.59%辅料C。 |
从上述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案例二中仅要求保护了点值配比。
上述两个案例,经过修改后的权利要求该保护范围相较于原申请文本大大缩小。我们知道,修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是专利授权前的常见操作,但是,有没有办法尽可能较大范围的保护技术方案呢?
或者说,导致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缩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若原始权利要求范围较宽,且与现有技术有交叉,该较宽的范围其技术效果并未体现出显著的进步,申请人可选择主动缩小范围,放弃边缘保护。
这种原因的修改是授权的前提,是必须进行的步骤。
比如,上述的案例一,独立权利要求未包含解决技术问题的全部必要特征,导致技术方案不完整。
案例一中的原权利要求1中,虽然记载了5种成分;但是说明书中记载的必要特征是8种成分,该8种成分在特定的配比下,才能实现防治手足口病技术问题的解决。仅包含5种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剂其防治手足口病的效果等内容,并未在说明书中体现。也就是说,原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与说明书记载的保护范围不一致,即便权利要求1中记载了较大的范围,说明书中也没有相关的支撑内容。因此,需要对权利要求按照说明书所记载的必要特征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说明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写明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清楚、客观地写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案件的分析可知,在撰写说明书时,需要先明确权利要求以及技术方案实际所要保护的范围,若要对权利要求1的大范围进行全面的保护,则不仅仅在说明书中写明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和效果,更要写明独权的技术方案和带来的有益效果。
案例二中虽然记载了包含权利要求1所有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但是,所记载的方案并非均能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通过对技术效果的对比,仅有某一点值的实施例才能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相比于现有技术,技术效果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其他技术方案不能实现相应技术效果的技术方案,自然无法在权利要求中得到保护。
那么,就有人提出了投机取巧的方法了:
如果,他想要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很大,比如:
药物的组分为:2%-90%A、1%-90%B、1%-50%C。
是不是,只要他在说明书中写明,包含上述端点值的所有实施例,均能实现相应的技术效果,均能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就可以了?
那么,我想进行灵魂提问:一个实施例中A的用量为2%,另一个实施例中A的用量为90%,A的用量相差如此之大,确定能够实现相似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吗?
在此,小编需要强调:
一方面,专利保护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实际技术”,要大无边际的专利保护范围不可取。
另一方面,在自身技术的基础上,要尽量地争取到合理的保护范围,通过充分的说明书解释,拿到应有的范围。避免说明书解释不充分,进而避免出现前述案例中迫不得已的范围退让。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知识产权最新资讯!
供稿部门:精金石\实务部
作者:刘晓倩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