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详情

小龙虾:我的壳虽然不能吃,但是能用啊!

发布时间:2020-09-10 来源:精金石知识产权 阅读量:127

 小龙虾作为消夏良品在我国受到大量的欢迎,其身份也从“物种入侵者”变为广受欢迎的餐桌美食,在我们“喝着啤酒唱着歌”享受夏日快乐的同时,已经有人开始“压榨”小龙虾的“剩余价值“了。

某夜晚,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吕松涛教授和团队师生,在结束一天的紧张科研任务后,想到大家一起去吃小龙虾,在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吕老师突然抛出一个问题:“龙虾壳经过200℃以上的高温油爆后还能完好无损,说明其高温性能相当不错,如果把它用到沥青里面是不是能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呢?”

科研人员的执行力真不是盖的,说干就干,吕老师团队在接下来一年中走上了吃小龙虾变废为宝之路。一篇名为“一种沥青改性剂、改性沥青及沥青改性方法”的专利就这样吃出来了。

image.png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吃小龙虾。

 c358219f40924b67a2d0aade81c50a86.gif

03161533r43b.gif

饿了有没有!

然后,处理“厨余垃圾”。

 image.png

 

龙虾壳清洗、去油、烘干。

之后,“盘他!”

 image.png

将烘干后的龙虾壳废料进行研磨,得到粒径≤0.15mm的龙虾壳粉末。

 

最后,重点来了,在沥青中加入“食材”。

image.png 

将基质沥青加热融化,然后加入5-20wt%掺量的龙虾壳粉;人工搅拌10~20min;

高速剪切:转速4500-5500rad/min,剪切时间0.5-1 .5h。

 

就这样,一道美食,啊不,一块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沥青就成型了!

经过吕老师团队的大量实验和研究,证明利用废弃龙虾壳粉对沥青进行改性,可以生产出高性能、可持续的沥青结合料,不仅解决了废弃龙虾壳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废物利用。

 

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科研则可以来源于生活而反作用于生活。科研由你开始,科研成果的保护,由我们精金石开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010-8200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