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踪最新的科技进展?
难度不言而喻,文献、新闻、甚至是小道消息,都被拿来反复分析。
专利行不行?
考虑到动辄1年半的公开期,往往专利公开时,产品早已上市,甚至已被淘汰。
因此,看到一些专利报告,声称可以用来预测技术发展,或者为新产品研发提供方向指引时,有一丝搞笑的感觉。
即便如此,专利情报也有它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用来探查企业的研发竞争力。
本文通过锂电池行业的分析实践,做了简单尝试。虽然浅显,但简单易上手。
以“电池”为关键词(本文非检索技能教学,对于检索方面的指教,作者虚心接受,但不予讨论),检索2020—2024年已公开的发明专利,电池行业中排名靠前的专利申请人有:
宁德时代和LG,约3000件。
珠海冠宇、合肥国轩、比亚迪,均不足1500件。
宁德时代与LG明显领先,在电池技术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国家电网排名高居第2位,但其显然不属于锂电池行业。
需要将数据进一步清洗
锂电池类专利的,主分类号大多为H01。
将分类号限定为H01,进一步检索后,排名略有变化:
国家电网已不再出现于排名之中了。
重新进行检索,仅限定分类号为H01M4,H01M10,H01M50。
以下是几家头部公司的专利数量:
其中,H01M4与H01M50两个分类号专利量比为:
国轩高科与珠海冠宇约3:1,而其他3家公司约为1:1。
H01M50分类号,对应技术领域为电池非活性部件的结构零部件或制造工艺,此分类号的专利数量占比,可能意味着:
在电池组装等方面,技术研发竞争力的高低
进一步,也许H01M50分类号的专利量占比,此指标与电池技术应用的竞争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度。
占比较大时,可能在组装方面占有更高的技术优势。通过这个比值看:
专利数量排名前两位的公司,呈现出了技术优势。
继续观察这几家公司发明专利申请的公开数据,将分类号限定为H01。
不同法律状态的专利量为:
几家公司之间,呈现出了惊人的差异。
根据检索到的情报信息,LG的授权率几乎为100%,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授权率均高于90%。
珠海冠宇的授权率约为68%。
而国轩高科,授权率仅为54.5%。
如何看待这个指标呢?
公众号专利茶馆统计了2023年度全国发明专利的授权率:
其中,授权率最高的领域就是H部,授权率为64.3%。
个别公司的授权率,很可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点。
虽然,本数据仅仅为法律状态显示的数据,很可能不准确。
例如,发明专利在授权或者驳回后,具有时间滞后性,尤其是驳回案件,专利被驳回后,法律状态并不会立刻改变,仍然显示为实质审查。
因为需要等待以下的流程:
1、等待复审,3个月;
2、等待权利恢复,2个月;
3、缓冲处理,1-2个月。
大概估算,专利从发出驳回通知书到法律状态显示为驳回,至少有7个月的滞后期。
例如,以下这件专利申请,专利局多国查询系统显示,其已于2023年12月15发出了驳回通知。
距今长达约5个月。
而目前仍然是实质审查状态。
发明专利授权后,需要多长时间法律状态发生变化,显示为授权呢?
大约2个月
两者对比来看,授权与驳回的滞后期大约相差5个月。
因此,以法律状态计算获得的授权率,可能偏高,实际授权率更低。
以国科高轩为例
实际的授权率很可能低于54.5%。
综上所述,通过几个简单的专利指标,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判断方式,用来评估锂电池行业的公司研发竞争力的高低。
具体为:
1、发明专利申请量,主要看HO1M4,H01M10,H01M50这3个分类号。
宁德时代与LG,遥遥领先
2、HO1M4与H01M50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比。
珠海冠宇和国轩高科,处于第2梯队
3、法律状态下的授权率,即使存在不准确的实际情况,仍然存在较高的参考价值。
从这个指标看,国轩高科的发明专利质量有极大的提高空间,可能映射技术研发的竞争力不够雄厚。
更多交流,欢迎关注公众号
加好友进群邀请
获取课程、直播、学习资料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