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入职不到一个月,就参加了公司举办的讲座活动;那会儿刚毕业,对知识产权行业了解不多,因对知识产权顾问岗很感兴趣,历经两次面试后入职公司,能够入职是很开心的。当时,领导问有谁想去讲座帮忙,我自信满满,一腔热情的举手“我来”!
只记得当时的场景就是:我们讲师讲完主题内容后,休息时间,就有企业人员来展台这里咨询:“我们产品目前xxxx,你看怎么申请专利比较好呢?” 每每有参会人员来咨询,我都是兴冲冲的接待;但听完参会人员的问题后,就一脸懵。旁边有同事还好,我可以请同事帮忙解答;但旁边没同事的时候,我只能硬着头皮说:“您好,我加下您微信好吗?这个问题,我稍后跟我们这领域的咨询师确认好后,再回复您,好吗?”
有些企业人员会加微信,也有的会拒绝。也有的加了微信后,等我了解清楚具体该怎么回答的时候再联系的时候,对方就不再有反馈了。当时是很纳闷:为什么不理我了呢?现在明白:当时是因为自身知识储备不多,自己专业度不够,错过解答企业问题的最好时机。
一两次这样,次数一旦多了,总感觉自己跟企业人员沟通的时候被拒绝,挫败感很严重,也很痛苦:我还能做得更好吗?
一直这样消沉下去,也不行。我开始反思自己,因为我知道退缩解决不了问题,问题本质是相通的。只要我喜欢的,想做的,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要相信自己可以的。我也一直相信雷军说过的话:一切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我开始潜心学习:自己努力去看《专利法》,认真看公司发的培训资料,了解客户常咨询的问题并弄清楚如何帮客户解决。自己实在弄不明白的,就趁同事工作间隙赶紧请教。
慢慢的,我开始对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能明白和理解常见的法条,也能回答出客户的问题,虽然有时候还不那么流利的解答,但大多数时候能自行跟咨询的客户进行沟通。
每次跟客户沟通完,我会当天复盘自己的沟通思路,把客户问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查资料,查不到的就请教同事,并第一时间将正确答案反馈客户;第二:遇到自己不了解的客户情况,会请同事帮忙梳理分析;第三:请和我一起去拜访客户的同事指出我的不足和我表现还不错的地方。总之,我告诉自己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开始不断尝试:首先,多角度提问,不再仅仅应答回应;我是“医生”需要了解一下我的“病人”哪里不舒服了,我可以对症下药,帮客户解决问题,我开始尝试多角度提问,询问客户实际情况;其次,在自己不能熟练解答的问题上,会先拉着同事演练,反复练习,直至能流利表达出来。现在回想起来,自己还真是笨拙。
总归,结果是有一点点成效了:慢慢不少客户开始愿意跟我沟通,跟我详细介绍他们遇到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也能听我给他们的解决方案。我很感谢每个客户给到我的信任和支持!!
但很快我就发现:工作中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度,能解答客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真诚。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客户是:A老师是科研单位工作者,需要申请3件发明专利;了解到A老师的需求后,我第一时间约了技术沟通交流,A老师很认可我方专业度,所以技术沟通会之后,A老师就告诉我:可以走合同流程。我当时很开心,觉得1周之内就应该能走完双方商务流程,合同就能完成签署。但第一次发合同给A老师,3天后,A老师那边提到了2点需求细节的变化,这2个需求细节一旦变化,合同金额和对应的合同条款也要进行修改。随后我跟公司申请,并按照A老师提出的变化修改了合同,并发给A老师,A老师收到合同后,说要给领导看,领导又提出了新的意见,又再次涉及合同金额、合同条款的内容需要调整。很快,我将修改后的合同,第三次发给A老师确认,这次A老师反馈说:领导稍微有些疑虑,他看情况再来跟领导沟通沟通。我听完A老师的反馈之后,当时心里确实有些没耐心,觉得:3件专利的事情,为什么要折腾这么久呢?就一直没再联系A老师推动该事情。很快1周过去了,周会上提及此客户情况,部门经理听完我的汇报后,很严肃的批评我:“我们帮客户解决问题是应该的,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作为乙方,就是要体现出我们乙方的服务价值。合作的时候,客户有疑虑是正常的,不能这样不去解决。既然客户也是有意向跟我们合作,那这期间出现的任何疑虑,都应该积极的,且第一时间解决。”周会后,我主动联系A老师并约了拜访;第2天,我赶早上高铁到A老师所在的城市,和A老师、他领导一起当面讨论了足足2个小时,把领导的所有疑虑都解决。高铁返程路上,我收到A老师给我发的信息:“小郭,合同没问题了;盖章寄过来吧。这次辛苦了,期待咱们接下来一切顺利!”那一刻,我眼眶红了,真正理解明白:你只要足够用心,耐心,真诚,一切都会顺利。在跟一个又一个客户沟通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客户需要的不仅是一个答案,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伙伴。主动沟通进展、坦诚困难、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即使最终的方案不完美,但也比我们没有经过深度沟通而呈现的不靠谱的方案更好。文章接近尾声,我想说:“在这一路走来,在知识产权的海洋里,我仍是一个探索者。非常感谢一直以来相信我支持我的客户、伙伴和同事。你们对我的肯定,是我最大的动力。接下来,积极解题、坚持深耕、真诚待人是我给自己定下的航标。未来路上,挑战不会少,但我期待与各位客户、伙伴、同事们一起,继续披荆斩棘,用专业和靠谱,守护每一份创新的价值。”“你在工作中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心得。” “如果你在知识产权方面有任何疑问或困扰,也欢迎随时交流,我很乐意分享我的视角。”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欢迎咨询我,我是郭工,我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