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优先审查、专利预审对比,申请人该如何选择?
专利加快审查是现阶段申请人都比较关注的程序。目前中国专利可以加快的途径有三种:专利优先审查、专利预审、专利审查高速路(PPH)。申请人怎么才能选出合适的途径来加快案件审查进展。
今天我们从几个方向分析对比一下专利优先审查和专利预审的区别点,供大家参考。
Ø 专利优先审查、专利预审的政策
优先审查 | 专利预审 | |
政策相关 | 《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 | 《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的通知》 |
适用类型 |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申请、复审及无效请求 |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申请、复审及无效请求、专利权评价报告 |
受理机关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 |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适用主体 | 企事业单位等、个人 | 企事业单位等 |
企业备案 | 无需备案 | 申请人应在保护中心完成备案,备案企业的生产、研发或经营方向,应符合保护中心的领域 |
Ø 专利优先审查、专利预审途径各自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优先审查 | 专利预审 | |
适用领域 |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发展产业;领域较宽 | 各保护中心公布的领域范围,一般是一到两个领域;领域局限性比较大 |
满足条件 | 电子提交申请、领域符合 | 注册或登记地在保护中心所在的行政区域、领域符合,企业需先备案合格 |
提出时机 | 1、发明专利申请收到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书之后; 2、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收到受理通知书并缴纳申请费之后; | 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前 |
Ø 专利优先审查、专利预审途径办理的流程
优先审查 | 专利预审 | |
办理流程 | 案件公开-->准备并提交优审材料-->代办处审批-->国知局审批-->进入优审程序;流程简单
| 企业备案-->保护中心审核-->备案成功-->向保护中心提交申请文本-->保护中心预审-->申请人按照保护中心预审意见进行修改-->预审通过(多次修改未能达到要求,保护中心会建议走普通途径)-->进入专利预审程序;流程较繁琐 |
申请日 | 申请文本撰写完成确认可以递交,递交当天即为申请日;申请日较早 | 申请文本撰写完成后,发保护中心预审,预审合格后可以递交;申请日会推迟 |
时间要求 | 1.电子提交即可,2个月之内缴纳官费; 2.审查意见答复时间为2个月内。 (留给申请人处理的周期较长) | 1.专利申请需要以XML格式递交; 2.申请提交一天内完成官费缴纳; 3.第一次审查意见要求10天内答复,第二次审查意见要求5天内答复;二通答复完不满足授权条件的直接转为普通申请。(要求申请人反应周期短) |
Ø 专利优先审查、专利预审哪一个更适合你?
优先审查 | 专利预审 | |
授权周期 | 优先审查合格后,发明6-8个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2个月内。 | 专利预审合格后,发明3-6个月;实用新型1个月左右;外观1周左右。 |
适用对象 | 多件申请; 对案件技术领先性要求相对较低,领域符合要求,就可以走优先审查途径。 | 个案申请; 对案件技术领先性要求高,如果预审未合格,需要转普通申请走优先审查。 |
总结:从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专利优先审查具有普适性,除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定的特殊领域外基本都能申请走优先审查途径,但优先审查案件处理的周期相对专利预审来说偏长。专利预审授权周期短,但要求比较高,企业自身领域和案件领域都需要符合要求。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