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赛道:程序员转行做专利代理人书接上回,上一篇和大家聊了从程序员转行电学专利代理人的机遇,后台收到好多留言,当然也有现实中做软件开发的朋友们的一些咨询;如“道理我懂,但到底从哪开始准备?”“现在手头还有工作,怎么挤时间学?”“没接触过法律,会不会入门很难?”。
当初转型时也抱着同样的困惑,怕踩坑、怕走弯路,更怕“一边做着开发,一边学新东西”的日子熬不下去。
但回头看,只要抓住“打基础、找路径、稳心态”这三个核心,换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这篇文章就把本人亲测有效的起步方法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到想要转行的朋友们。
第一步:先啃“核心工具书”,用程序员思维拆解知识(2-3个月入门)
每一位专利代理人都绕不开《专利审查指南》,相当于Python开发者必须懂《Python语言参考手册》,Java程序员离不开《JavaLanguageSpecification》;抱着厚厚的《专利审查指南》硬啃,越看越懵。其实不用急着全吃透,重点是先抓和相关技术领域相关的核心章节,而且要用程序员熟悉的拆解逻辑去学。
背诵学习对应的法条,具体包括:专利法第2款(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定义)、专利法第5条(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专利法第9条(禁止重复授权)、专利法第19.1款(保密审查)、专利法第22条(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专利法第25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法第26.3、26.4款(公开不充分)、专利法第33条(修改超范围)、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3.2款(缺必特)、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9.1款(分案超范围);
上述的法条为专利驳回条款,首先要明确到底哪些情况会让专利没法拿到授权。只有先把这个核心问题搞明白,写专利文件的时候才能有意识地避开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最后才能写出能符合审查要求的高质量文件。
当然《专利审查指南》里还有很多其他有用的内容,比如申请流程该怎么走、怎么答复审查意见这些,也都很重要。但对刚入行的小白来说,先吃透哪些情况会导致驳回才是最关键的,要是连这个都没弄明白,就算知道其他流程上的细节,写出来的专利还是可能因为踩了驳回的坑通不过审查,等于从一开始就走偏了方向。
第二步:找“低成本入门路径”,用现有技术优势练手(避免盲目报班)
很多人一提到转型,就想着报个几万块的班(听懂掌声),其实完全可以利用“技术底子”低成本起步,重点是先找机会接触真实案子,哪怕从打杂开始。分享3个有效路径:
(1)先从专利助理岗切入(适合在职过渡):如果不想立刻裸辞,可以投电学专利助理的岗位(很多律所或代理机构会招),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代理人整理技术资料、核对专利文档格式和跟进审查意见。
建议从答复作为切入点,在专利代理机构里,人员变动是很常见的情况。新人刚入职时,往往会接手离职人员留下的,或是其他同事移交的审查意见答复案件。做审查意见答复能接触到专利申请中的不少常见问题,比如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界定不清、说明书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之类的。跟着这些问题去琢磨解决办法,实务能力能快速提上来。
而且行业里有个常见的激励方式,专利通过答复最终授权后,对应的授权奖励通常会给到实际负责答复工作的人。
所以认真对待每一个答复案件,把专利推到授权,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还能增加一份额外收入。
(2)找资深代理人拜师(看运气):此路径适合在工作生活中身边具有对应的资源。
(3)用自己的开发项目练手(零成本试错):用自己每天打交道的开发项目练手,就是最贴合技术背景、又不额外花钱的好办法。刚开始准备时,先做好两件事:
选对练手项目:选项目要挑自己熟悉且有明确改进,例如做后端开发,可采用优化过的数据库阻塞处理方案(比如把高并发下的锁等待时间从 3 秒压到 0.5 秒);做前端开发,可采用改进过的页面懒加载算法;或是做硬件相关开发时,设计的简易电路控制逻辑。这些项目里藏着你实际解决过的技术难题,正是专利里最核心的技术问题;
找对参考模板:参考模板也简单,去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等免费专利平台,搜和项目相关的关键词就行;比如优化了数据库阻塞,就搜 “数据库阻塞处理方法”“数据库并发控制优化”;改进了算法,就搜 “XX 算法性能提升”,下载 5-10 篇已授权的专利,不用深抠法律条款,重点看它们怎么描述 “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的”“核心步骤是什么”,这些结构能帮你摸透专利文档的写作框架。
接下来就可以试着动手写一份简易的专利草稿了,不用追求专业代理人的水准,重点是练技术转文本的逻辑,过程完全能沿用程序员的思维习惯:
第一步先明确 “技术问题”,也就是你当初做这个项目时要解决的实际痛点;比如 “传统数据库用行锁时,高并发下会出现锁等待,导致查询请求阻塞超 3 秒,用户点一下要等半天”,越具体越好,毕竟这是你开发时真遇到的问题,写起来不会空洞。
第二步梳理 “创新方案”,像拆代码逻辑一样,把你优化的关键步骤列出来;比如 “在原来的行锁判断里,加了个‘阻塞时长预判模块’,检测到锁等超过 1 秒就自动切混合锁,还调了查询队列的优先级”,不用纠结专利术语,先把你改的技术方案说清楚。
第三步试着写 “权利要求”,参考下载的专利模板,先写主要步骤(相当于代码里的 “主函数”,比如 “一种数据库阻塞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 检测锁等待时长;2. 当时长超 1 秒时切换混合锁;3. 调整查询队列优先级”),再补细节优化(相当于 “子函数”,比如 “步骤 1 里的检测频率是每秒 2 次”)。
刚开始写肯定会有漏洞,比如漏了某个关键步骤,或者写得太像技术文档,但没关系专利与写代码一样,代码或文字只是表达,重要的是思路和逻辑。
第三步:做好经济与心态双重准备,熬过起步期
上一篇提到过,专利代理人是底薪与提成结合模式,初期薪资一定比程序员低的很多,而且从能独立写案到拿高提成,至少需要1-2年,首先专利的审查周期比较长,除一些预审案件能够现对短时间能拿到授权奖励,常规案件周期为2-3年,但预审通常不会分配给新手。
所以转型前一定要做好两项准备,避免中途放弃,此处就不进行详细介绍了。
最后有人会问,什么时候算是转行成功了?
本人认为能够独立推动一件专利拿到授权,才算真正迈出专利代理人行业的第一步。
评论+点赞获取更多经验分享!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